精选分类 男生女生书库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笔趣阁 >历史 >兰芳御炎小说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兰芳御炎小说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作者:御炎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4-06-19 11:33:55来源:ibiquge.com

夷狄还是中华,在这个重大议题上,不存在所谓的灰色地带。

要么回绝清帝国的要求,承担可能被清帝国攻击的风险。

要么遵守和夷狄之国的约定,前往参与剿灭中华正统的象征,违背朝鲜当年所受到的来自大明王朝的再造之恩——

“僻派”的大臣们对此很有些看法。

因为兰芳的国旗是日月红旗,瞬间就让他们想到了大明,他们一致认定兰芳是大明皇室后裔建立起来的国家,现在就是来反清复明的。

于是朝鲜人心中那浓的化不开的大明情节一下子发作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眼睁睁看着朝鲜的军队要在战场上攻击大明的军队。

尽管这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明清之交,朝鲜被皇太极征服之后,被要求出动炮手协助清军作战,这一事实让朝鲜官方非常尴尬。

有了一次,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出现第二次,明知中华正统正在为了驱逐鞑虏而奋斗,朝鲜作为小中华,怎么能助纣为虐呢?

中间地带没有了,在这个问题上,李祘要么支持时派的意见,要么支持僻派的意见,总而言之,他没有操作的余地。

但是这就让李祘非常尴尬和纠结。

他没有浓厚的大明情节,也不想为了这个事情和清朝闹矛盾,更不敢和清朝闹矛盾,百多年前的战争中,朝鲜完败,是被清朝征服的,这种武力上的差距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兰芳能一时获胜,但是能一直获胜吗?

李祘不能确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顺应大清的意思,跟随清军作战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就算未来兰芳真的赢了,他们也可以用“被逼无奈”为借口推脱。

但要是抗拒弘历的命令,万一弘历生气,出动辽东的八旗部队进攻朝鲜,又如何是好?

但是李祘的看法和时派的意见被人员更广泛、拥有更大政治影响力和舆论势力的僻派严厉抵制。

他们要求李祘想一想当年朝鲜被迫背弃“君父之国”、向“夷狄”之君屈膝称臣的奇耻大辱,想一想清帝国给朝鲜带来的难以修复的伤害,想一想历代先王的遗愿。

为了表达他们的意见,僻派领袖之一的金钟秀甚至拿出了朝鲜半岛唯一被尊称为“子”的大儒宋时烈的著名言论——我邦之一草一木,生民之一毛一发,莫非皇恩之所及也。

当年朝鲜之所以没有亡国,是因为万历皇帝陛下倾力援助的结果,没有明朝的帮助,朝鲜早就亡国了,哪里还能延续到现在?

现在君父之国沦丧,朝鲜居然还要助纣为虐,眼看着反清复明、光复中华的希望之星冉冉升起,居然还要配合夷狄君王攻打他们,这是哪里的道理?

岂不为忘恩负义?

金钟秀和沈焕之为此跪在王宫外面久久不起,一票僻派大臣跟着一起跪在王宫外面不起来,以逼宫的姿态强行反对李祘的主张。

甚至还有官员气急,痛骂李祘,说没有大明的援助,哪来的你李氏王朝今日的存在?

你们早就完蛋了!我们早就成为日本人的奴隶了!

这种痛骂就非常直接了,弄得李祘又是尴尬,又是恼火,下不来台。

但是他又不能在这個敏感时期明目张胆的杀人。

人家用君臣大义来责问你,名正言顺,万众瞩目,你杀人?

李祘干不了这种事情。

可是这就能强迫李祘放弃响应清王朝的命令吗?

一旦弘历生气,大军入朝,倒霉的不还是他李氏王朝自己的权位?

大明都灭亡一百多年了,这么些年来,朝鲜之所以能够生存,主要还是靠自己,为了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闹成这副样子,让我如此难堪,你们还有理了?

李祘对僻派的大臣们感到十分恼火,于是不管不顾他们的意见,强行下令给自己组建起来的国王亲兵壮勇营,让他们首先开始动员。

如果各地军队不听国王调令,那就出动壮勇营跟随大清作战,然后把国内的情况告诉弘历,请弘历为自己主持公道。

李祘清剿权臣、独掌权力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边使用政治手腕,一边也组建了一支只听自己命令的国王亲卫军,名曰壮勇营,最开始只有三千人,后来扩编至三万人左右。

这支军队的存在成为李祘牢牢掌握最高权力的重大依仗,且这支军队也是不经过朝鲜政治系统、只听皇帝命令的存在,李祘想怎么调动就怎么调动,群臣一点办法都没有。

听说李祘决定一意孤行,僻派的大臣们慌了。

一群人跑到壮勇营门口堵门,大骂武夫误国。

另一群人继续蹲守王宫,坚决不让李祘的命令离开王宫,摆出一副抗争到底的模样。

与此同时,这件事情也在朝鲜国内开始发酵。

僻派作为朝鲜传统意义上最深厚的社会意识的代表群体,很快就动员起了大量朝鲜读书人向李祘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说到底,所谓的北学派,还有对清态度友好的朝鲜政治势力还是太弱小了,主要集中在所谓的“燕行使”团队之中,是朝鲜外交系统中的一群人,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主导朝政的实力。

而大部分朝鲜人还是怀念明朝、讨厌清朝的,官场上如此,民间更是如此。

一听大清国内爆发了【驱逐鞑虏再造中华】的兰芳之战,朝鲜民间的读书人们群起欢呼,密切关注大清国内战局,日夜期盼赵学宁和兰芳政权能彻底推翻满清政权,恢复汉人正统在中华的统治。

所以当国王李祘准备派遣军队帮助清军作战的消息传开之后,朝鲜民间舆论场瞬间爆炸。

大量读书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汉城,围在王宫外面对国王李祘发起请愿,要求李祘停止派兵助战。

朝鲜是小中华之国,怎么能听从夷狄之国的调遣去讨伐想要恢复中华正统的兰芳呢?

那可是大明皇族后裔建立的国家,是要光复中华的英雄,怎么能与之作战呢?

那是倒反天罡!那是不义之战!

如果进行了,是要遭天谴的!

一时间,整个汉城都充斥着对李祘的反对之声,动静之大,震惊朝野。

李祘做国王也有好多年了,权力地位也都巩固了,但是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国王在某种意义上远远没有乾纲独断的能力。

他之所以之前能做到这样的事情,无外乎符合了大家的利益,大家愿意配合。

但是一旦在最根本最讲究大义的事情上违背了社会主流意愿,那么就算他是国王,也会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说一千道一万,朝鲜的王权远远没有带清皇权那么强势,读书人的悠悠之口和满朝官员的强烈抵制是真的可以让国王寸步难行的。

而在我带清,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等待着大家的就是**了。

读书人会被杀死,官员会被杀死,所有反抗者都会被杀死,所以带清的皇权很强势。

朝鲜办不到。

面对朝野上下、民间的巨大政治压力,李祘有点扛不住了。

他找来了支持他的时派大臣郑民始、徐命善等人商量此事,商量来商量去,这两人的立场也开始摇摆。

他们认为外面群情汹涌,僻派和民间的抗议之声太大,这个时候如果不管不顾强行出兵,恐怕会给李祘带来巨大的政治风险,甚至会有失去王位、被人拉下马的可能性。

完全听从他调遣的军队只有一支,其他传统意义上的王**队多多少少还有些派系背景。

李祘思来想去,立场也开始动摇,有点不太敢把壮勇营调走出战了。

于是不得已之下,李祘想了一个办法。

他决定派人传出风声,说朝鲜东部山区发生了叛乱,需要朝廷大军出征镇压叛乱,这样一来,调遣军队出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以出动军队保持国王的颜面。

另外,对带清也有交代。

我不是不想帮你出征,而是我这边也发生了叛乱,需要我派兵镇压,分身乏术,对不住啊老大,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于是朝鲜这边的局势就暂时稳定下来了。

内部出现了叛乱之后,军队顺理成章出去镇压叛乱,李祘亲自派人送国书到带清京师,表明朝鲜的困难,希望弘历可以理解。

朝鲜这边算是做出了决策了,但是李祘没有掉以轻心,继续派遣大量人手乔装打扮潜入带清,以期打听到更多更新的战场情报送回国内,好让他准确的判断大陆局势。

他需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向群臣妥协,什么时候又必须要乾纲独断一次。

总而言之,在这场关乎神州大陆的统治权的风波之中,朝鲜想要保证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只是朝鲜终究是一个“外国”,遇到事情可以选择立场,但是带清内部的人们就没有那么多立场可以选择了。

比如奎林统领的军队,面对天津城坚固到了极点的防御,那还真的没什么办法。

山东方面的军队战败之后,奎林和刘秉恬都得出了结论,认为兰芳军队退兵之后,妖力应该是得到了补充了,所以现在龟缩城内,打算继续利用强大的妖力对付清军,消耗清军的实力,这是非常卑鄙无耻的战术。

而无法触碰到他们的帅旗的前提下,清军又无法破除他们的妖术,难以打开局面,强行攻城,结果就会和阿桂、福长安一样,必然惨败。

所以奎林和刘秉恬决定暂时不攻城,两人从山东方面军的战斗经验之中得到了启发,决定稍微学习一下他们,利用投石机把黑狗血和公鸡血抛入天津城中,看看效果如何。

按照他们的理解,虽然妖力主要集中在兰芳军队的帅旗上,但是他们的火器如果被黑狗血和公鸡血泼洒到了,自然也会失去妖力。

比起直接破坏他们的帅旗,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不大,却也是目前清军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并且奎林还认为,天津城防之所以坚不可摧,肯定也是南洋恶蛟的妖术所致,所以清军应该尝试把黑狗血和公鸡血抛向天津城,别的不说,先摧毁他们一部分火枪和火炮再说。

这也是办法之一,不是吗?

定下计策之后,奎林和刘秉恬立刻开始行动,这边准备投石机,那边准备黑狗血和公鸡血,准备妥当之后,于十一月初九日,清军开始向天津城发起进攻。

为了确保投石机的安全,奎林安排清军绿营部队和临时招募的民团队伍向天津城发起炮灰式的冲击,吸引兰芳军队的火力打击,然后趁着兰芳士兵开枪、发炮把清军的炮灰们打得灰飞烟灭的时候,投石机出动了。

一罐一罐的黑狗血和公鸡血被放在了网兜之中,强壮的清军士兵用人力拖动绳索,把黑狗血和公鸡血抛向了天津城头。

城防中的兰芳士兵们一开始也有点担心,以为这是火油之类的,清军是打算火烧城墙了,但是没成想那罐子摔碎之后流出来的居然是血。

李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满脑门的黑线。

“这些蠢货到底是不是在打仗?我们是在打仗啊!他们以为我们在跳大神做法?他们是将军是高官!怎么能做那么愚蠢的事情?攻城不用炮弹,用黑狗血和公鸡血?”

霍安站在李闯的身边,面色严肃的推了推自己的眼镜。

“看起来清国上层不仅在战术思维上很落后,维持在两三百年前的状态,其他的思维上也很落后,与欧洲中世纪的时期差不多,一样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力量。”

李闯看了看霍安。

“伱们那儿不是现在还有那些什么上帝啊圣母啊之类的神神叨叨的东西吗?我以为你们也是相信这些玩意儿的。”

霍安推了推自己的眼镜。

“说是这么说,信不信,就是另一回事了,我这个人一般只相信亲眼看到过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就不是很相信了。”

“有意思,自己造出来的神自己都不相信。”

李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那你说,我们要不要主动出击?给他们来个狠的?”

“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那两个营的士兵和军官都表示很想见识一下大清国的都城还有传说中的紫禁城到底是什么模样。”

霍安缓缓道“如果可以的话,其实我也有点兴趣,在欧洲的时候,我就听说那是人类艺术的结晶,是珍贵的宝藏。”

李闯想了想,缓缓点了点头。

“嗯,也有道理。”

inf。inf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zhuike.net readw.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