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女生书库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笔趣阁 >历史 >兰芳御炎小说 >第二百一十章 回来了,都回来了

兰芳御炎小说 第二百一十章 回来了,都回来了

作者:御炎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4-06-19 11:33:55来源:ibiquge.com

在弘历看来,他已经得到了问题的答案,所以景玄大师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好的,朕知道了,今日与景玄大师的交谈,让朕很有收获,景玄大师可以回去了,之后如果朕做出了决定,还请景玄大师相助于朕,为朕主持祭祀大典。”

“老道……遵旨!”

景玄大师咽了口唾沫,总觉得刚才弘历的表态有点奇怪。

这老皇帝……

该不会真的准备用他的血来写符文然后向上天祷告吧?

到时候万一什么都没有发生,可如何是好?

我是不是说的太多了一点?

景玄大师带着一丝丝不祥的预感离开了皇宫。

而弘历在景玄大师离开之后,则别有深意的找来了和珅。

阿桂和福长安都死了,庆桂又在外面当官,京师里的军机大臣只剩下和珅、王杰和董诰三人,王杰和董诰又是汉臣,乾隆放心不下,只能把唯一的满臣和珅喊来。

等和珅来了以后,弘历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和珅,和珅听后,先是大惊失色,接着又满腹狐疑。

要说他不信命,倒也不能这样说,和珅崛起到现在,经过官场浸染,多多少少也对宿命之类的有所看法,但是南洋恶蛟欲夺取大清龙脉这个说法,实在是有点耸人听闻。

照这样说,整个兰芳和大清的战争,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对抗,而是大清真龙与南洋恶蛟之间的玄学斗争?

偏偏这样的说法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

和珅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从乾隆五十年开始,大清就天灾**不断?

那可是大清皇帝登基五十年的大国庆,怎么能庆典刚一结束就各地灾难频发呢?

仿佛整个大清的国运都在那一刻彻底消耗殆尽了一样。

当时,和珅也知道朝廷内外有不少人都在私下里谈论这件事情,还真有人说什么今上气运消耗殆尽,大清是时候应该更换帝王了。

和珅对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深恶痛绝。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在崛起的过程中得罪了很多朝廷权贵,没有弘历的信任和任用,他根本走不到今天,所以一旦弘历不再是皇帝,他的权势也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原本他还想让自己的兄弟和琳发挥一点能力,给自己当外援,结果没成想和琳居然死了。

伤心之余,他也感到了深深的忧虑,他很担心,如果弘历万一有個三长两短,新帝登基了,他还能接着享有如此巨大的权势吗?

从根本上来说,和珅的权势有一大半都是建立在弘历信任他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然而然是个全心全意付出的保皇党,为了确保弘历的地位不受动摇,他能豁出去做很多事情。

哪怕是听上去很玄妙的事情。

因为兰芳军队确实退兵了,至于杀伤有多少弘历不敢保证,但是刘秉恬确实打了胜仗,兰芳军队已经退回了天津地区。

现在他这样说,那个什么景玄大师也这样说,搞得弘历似乎都已经相信了这个说法。

而且弘历的理由也非常简单。

他做了五十二年的皇帝,五十二年的辛勤付出,把整个大清经营的井井有条,经济昌盛,国力强盛,不可能被人家一推就倒。

要不然之前那么多强大的敌人是怎么被他们消灭掉的?

难道就兰芳这个域外小国如此强悍?

弘历说什么也不信。

唯一的理由,就是妖术,这个兰芳小国是一个使用了妖术发展起来的小国,就是那头南洋恶蛟可以扶持起来的妖国,若非如此,他绝对不可能把天朝上国逼到这个地步!

和珅想想觉得也挺有道理,别的不说,大清那么多年走过来确实是不容易,各路敌人纷至沓来,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是那么多年来,大清还是稳如泰山,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动乱,当年准噶尔那么强势,不还是化为地理名词了吗?

所以说这里头显然是有猫腻的。

正常的说法解释不了,就只能从一些不那么正常的角度去考虑,和珅慢慢的有了一些动摇的想法,开始正儿八经的怀疑兰芳确实是一个“妖国”。

不然,自己这种深深的无力感、挫败感还真是无处倾泻了。

“皇上,若果然如此,该如何应对这兰芳妖国呢?”

和珅面色谨慎的询问道。

弘历沉默了一会儿,把景玄大师告诉他的应急之法和根除之法告诉了和珅。

和珅闻言大惊。

“皇上龙体尊贵,怎可破龙体取血?”

“若非万不得已,朕也不想冒这个险,但是如果真的到了必要的时刻,朕也不得不做此打算。”

弘历缓缓道“而且,和珅,朕还有一个事情要交给你去办理。”

和珅点头。

“皇上请说。”

“朕怀疑,兰芳妖国起兵作乱并非是毫无准备和依仗,兰芳妖国有极大的可能在动兵之前就与我大清内部的乱臣贼子沆瀣一气,有了勾结。”

“这……皇上从何而知?”

“这也是景玄大师的推测。”

弘历眯着眼睛道“那南洋恶蛟虽然妖力极强,但是我大清乃真龙之国,等闲之辈不得轻易从外部影响我大清,之所以从乾隆五十年开始大清灾难不断,一定是有人从内部配合那恶蛟,叫那恶蛟能够施展妖术,影响龙脉!”

“原来如此……”

和珅缓缓点头,逐渐进入了弘历的节奏之中,而后又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是希望奴才做些什么?直接抓人吗?”

“目前还不知道哪些人与南洋恶蛟有所勾结,这需要你去查。”

弘历缓缓道“大清素来不与域外小国有过多的勾结,所以最大的嫌疑人,便是十三行那些商人和粤海关的那些官吏,但是眼下广东情况危急,已经没有调查的必要了。

但是,十三行和粤海关与内务府有极大的关联,他们可以直接和内务府联系,内务府也常常派人南下办理事务,这种时候,便是他们互相勾结的最好时候。”

和珅闻言大惊。

“皇上认为内务府中有人与兰芳妖国互相勾结、威胁大清和皇上的安全?”

“没错!”

弘历低声道“若非如此,恶蛟与妖国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的陷我大清于如此被动之地?又如何能知我军虚实,连续击败我朝名将?”

这样说着,弘历又十分痛恨的啐了一口。

“此等乱臣贼子,背主之贼,朕深恨之,恨不能手刃此等贼人!但是此事事关重大,还不知道会牵扯到一些什么人,眼下朝中朕能相信的人不多,和珅,这个事情只有你来做了。”

和珅立刻跪在弘历面前,向他叩首。

“皇上如此信任奴才,奴才万死难报皇上恩德,如若紫禁城内当真有乱臣贼子危害大清与皇上,奴才就算是舍弃性命不要,也一定要为皇上消灭这些逆贼!”

“那就交给你了。”

弘历缓缓点头道“朕会把调动紫禁城禁卫的令牌交给你,有了令牌,他们都会听你的,伱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漏了任何一个贼人。”

“遵旨!”

和珅领下了命令。

离开养心殿之后,和珅离开的步伐十分的沉重。

他现在已经情不自禁地相信起了弘历的判断,认为这场灾难新的溃败并非人力所为,而是有一些论外级别的妖物作祟,这妖物的目标是整个大清龙脉,是整个天下,是要倒反天罡。

这对于整个清帝国的既得利益者们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和珅,他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弘历的地位和权力上,没有弘历,就没有他和珅的今天,所以和珅必然是弘历手里最锋利的刀剑武器之一,为他披荆斩棘。

尽管如此,面对整个内务府之中可能存在的兰芳妖国势力,和珅依然觉得十分棘手。

内务府内部的官僚人员虽然地位不高,可权势不小,且因为给皇家服务,内部关系错综复杂,随便一个担任职位的人,都可能在某些王公贵族那边混了脸熟,有点靠山。

如果不是有正当理由或者是关键时刻,内务府系统还真不是好应付的。

而就算是关键时刻,若想从庞大的内务府系统中找到兰芳妖国的蛛丝马迹,实在是不简单,而且和珅最担心的是,这个事情还不单单是内务府里面那些宦官和一般办事人员能兜得住的。

万一顺着内务府这条线牵扯到了一些皇亲国戚,牵扯到了一些满洲传统权贵,那岂不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所以也难怪这个任务要被弘历交给和珅,并且亲自叮嘱和珅该如何办理。

和珅心中十分紧张,感觉自己拿了一块烫手山芋,这一次如果真的能找到确切的证据还好,如果找不到,还打草惊蛇了,那极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那就真的要大事不妙了。

不知为何,和珅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不应该接下这个任务,或许应该稍微甩锅给别人,让别人接下这块烫手山芋,那对于自己来说或许才是真正的好事。

这件事情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秘密,知道的人很少,弘历也特别要求和珅保密,秘密进行,不得张扬,所以当时整个京师最大的热门话题还是讨伐兰芳的话题。

刘秉恬的大胜消除了京师对兰芳的那种逐渐形成的恐惧,让一些满洲亲贵重新树立了心理上的优势,变得信心满满。

他们觉得刘秉恬既然已经找到了对付兰芳的办法,那么之前的那些牺牲也都是值得的,很有价值的,接下来大家只要准备足够的黑狗血和公鸡血,兰芳妖国和兰芳贼军一定会全面崩溃。

大清眼下的困局一定迎刃而解,大清所失去的土地一定会被全部夺回,当年三藩之乱的逆转局面一定会再现。

总而言之,大清国力强盛,一定能挺过这场劫难,获得最后的胜利。

于是一大票八旗官兵、八旗子弟都请战,官兵请战,八旗子弟请求进入军队弥补之前损兵折将的不足,然后要出征天津,为家中亲友、故旧报仇雪恨。

一时之间,京师之中战意昂扬,弘历听闻,老怀大慰。

回来了,都回来了。

当年属于八旗子弟的勇猛无畏,英勇善战,都回来了!

当初八旗子弟兵席卷天下的豪情壮志,都回来了!

好啊,回来了好啊,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弘历欣喜不已,顶着疲惫的身躯,连夜给朝廷下达了多道旨意,要求官员们行动起来,给八旗部队补充兵员,重新编制军队,让京师八旗部队的损耗得到弥补。

然后,他下旨让着急请战的索伦兵和蒙古马队集结起来向天津方向行军,准备会合刘秉恬手下的军队,对天津的兰芳军队展开一轮进攻,看看能不能全歼对方。

并且在这个时候,弘历感觉不能把太多的军队和太大的功勋交给已经成为直隶总督的刘秉恬,不能让一个汉人掌握太多的兵权,所以必须要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满洲亲贵担任这个职责,成为主帅,让刘秉恬当副手,压制他的权势和地位。

选择谁呢?

弘历查阅内臣名单,选中了一个人。

富察·奎林。

此人乃满洲镶黄旗人,一等承恩公傅文之子,孝贤皇后的侄子,和富察·明亮同族,都是富察家族的一份子,乾隆时期,孝贤皇后的这一支富察族人被弘历重用,成为当朝最大亲贵家族,族人但凡是有点能耐的,都让弘历用上了。

该说不说,弘历对这个孝贤皇后确实是用情至深了。

奎林不算是富察家族里很有才能的一个人,但是也有军旅经验,也是大小金川战役的功臣,立下过一些功勋,也就在今年年初,因为擅自杀人的罪行被夺去了一切职位,带回京师以很低的职位让他反省自己。

本来福康安出征台湾的时候是打算带上奎林,让他好好儿的戴罪立功的,结果因为生病,没能成行,等他病好了,局势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眼下,阿桂死了,福长安死了,富察明亮还没有赶回来,另一位军机大臣章佳庆桂也没有赶回来,弘历手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够信赖的老将可以使用了。

所以这个时候,奎林就进入了弘历的视野之中。

inf。inf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zhuike.net readw.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