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女生书库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笔趣阁 >历史 >兰芳御炎小说 >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明的和珅

兰芳御炎小说 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明的和珅

作者:御炎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4-06-19 11:33:55来源:ibiquge.com

其实吧,人人都说做贪官容易,做清官难,但是和大人觉得,做贪官也是一门艺术。

这收钱办事有些时候风险也大。

万一帮了一个愣头青混不吝,很容易大嘴巴把事情说出去或者把事情做的不精细,留下了蛛丝马迹,以至于被人发现,到最后反而要花费大功夫去给这种愣头青擦屁股,说不定连自己也要遭殃。

所以就算是收钱办事,也要看人下菜碟,不是聪明的、会来事儿的,和大人倒也不贪他那点儿钱。

舒常如此懂事、如此能干,和珅倒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出力帮了他一把,也觉得舒常不愧是能混到总督位置上的高段位选手,以后可以引为臂助,帮自己更多的揽权。

和珅和大人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讲究的。

收受贿赂不能直接当面收,往往也不会直接收取银两,而要采取一些比较隐秘、有**性的方式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易。

早前办理云南总督李侍尧案的时候,还有经手一些其他官员的贪污案件时,和珅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见识。

于是他吸取了这些著名贪官的翻车经验,完成了内部自我升级,迭代了最新打法,成功开辟一片贪腐业界的蓝海赛道。

他手下有一定数量的当铺、钱庄、粮店、绸缎庄、古玩店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确是在经营一些正当生意,因为背靠和珅和大人,信誉不错,办事效率也高,所以生意的确不错。

但是更大的便利在于,很多人除了需要向和大人行贿之外,也确确实实需要办一些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了。

比如想要给和大人送钱,但是不方便直接送,那就直接去和大人开的古玩店里面消费。

看到什么珍奇古玩,也不问价钱,甩手几十万两银子买下一件珍奇古玩,银货两清,然后随便拿点小玩意儿,原来买的东西根本不带走。

我花钱买了这个东西,我也确确实实是完成了一次交易,你还不能说我的不是,这手段多高明?

还有些人做得更加隐秘。

和大人有经营当铺,有些人就把自己家里家传的宝贝或者千方百计搜寻来的珍宝用极低的价钱到当铺里面“当”了。

明明一件唐宋元明的珍奇古玩,或者是什么名人字画之类的,那可都是价值连城,但是在和大人的当铺里,也就当個几枚铜板,或者几块银元,完事儿了。

亦或者有些人需要往老家送点细软,送个人,送点药材之类的,路途遥远,怕路上不安全,于是就花钱请和大人开办的镖局帮忙运送。

给钱直接十倍、二十倍、五十倍起。

我不是行贿,我是真要送人送东西回老家的,因为十分重要,所以多给点钱,有什么不可以?

自打李侍尧被从云南总督任上拿下、和珅步入中枢开始,一次又一次愉快的p交易就通过这种手段达成了,和大人也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且精明的和珅还观察到,随着弘历年岁渐长,六十多岁的时候的那种果决、那种雷厉风行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没有重大、关乎国运的事情的时候越发喜欢得过且过的老头子。

就和他那位处处怕事处处不想惹事的妻子的爷爷英廉一样。

当年,英廉力排众议,把孙女嫁给了还是个穷小子的和珅,事实证明他没有看走眼,而后面,和珅越发的飞黄腾达,英廉和他的岳父却越发的谨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做。

人老了,就没有年轻的时候的那种雄心壮志了,越发的喜欢得过且过。

弘历既像是一头年老的狮子,虽然依旧是狮子,但是身体和精力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呲牙裂嘴了,除非真的有什么触碰到他的底线的事情,他一声吼,整个帝国还是会抖三抖。

可是这种吼声,他曾经每年都能吼出几十次乃至上百次,而现在,一年也不过两三次。

老啦,老啦。

所以,关于兰芳的这个事情还是暂时不要告诉弘历,等林爽文之乱平定之后,再趁着他高兴说一下,争取直接搞定兰芳成为藩属国的事情,一步到位,省得诸多繁杂之事搅得大家不得安宁。

清帝国现在的确无法承担同时发起两线作战,林爽文之乱已经让清帝国出动了一支主力作战部队了,再来一个兰芳在那种瘴气遍布的地方搞事情,又不知道要病死多少人。

当年打缅甸的时候,大军没有输给缅甸人却输给疫病的事情,和珅记忆犹新。

弘历特别钟爱的亲戚傅恒、明瑞两人都是在缅甸阵亡的,傅恒直接就是病死的,明瑞也是因为大军染病太多必须要撤退,最后主动殿后从而战死。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弘历开始特别不愿意在南边用兵,除非是平定叛乱或者抗击侵略,否则坚决不主动对南边用兵,生怕精兵猛将没死在战场上,却给疫病带走。

反正和珅相信,只要兰芳这个小国不乱搞事情针对大清,弘历估计也就得过且过,捏着鼻子认了这个藩属国。

太累了,他真的太累了。

福康安和海兰察南下平乱的这段时间,弘历真的是太累了,强撑着疲惫的身体,用每天清晨一两个时辰清醒的时间关注重要政务和军务,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等晨时过后,弘历就会变得昏昏沉沉、疲惫无力。

也因此,向来注重乾纲独断的弘历也不得不接受有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身边值得信赖的大学士们办理的事实,而和珅就是里头的佼佼者。

因为确实有才能能够办事,确实有理财本领能够给弘历赚到足够他挥霍享受的银子,弘历也愿意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非军国大事交给和珅看着处理。

而在十多年前,这是不可能的。

和珅和舒常在京师达成的共识,远在广州的孙士毅是不知道的,他惊闻安南国灭亡的消息之后,就四处打听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这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吓一跳。

原来之前居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此前完全不知道!

仔细一想,他就能猜到这一定是舒常的手笔,一定是因为舒常的刻意隐瞒,所以他才不知道。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虽然在传统上有着一人主军一人主政的传统,但是在责任细分上有很多相互重叠的地方。

所以清中前期之后,随着天下局势的日渐稳定,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之间的矛盾纠纷就越来越大,互相之间也是明争暗斗。

大体上来说,乾隆之前,两广总督多以满洲人或者旗人出任,势力上身份上都要超过文臣出身的广东巡抚。

乾隆之后,随着外国势力的介入和汉人军事重臣的崛起,广东巡抚的势力开始逐渐超过了两广总督。

而此时此刻,处在弘历重用满臣、旗人的大环境下,科举文人出身的孙士毅在势力上和地位上都是不如舒常的,但是因为编纂《四库全书》的功劳以及素来清廉正直的名声,孙士毅才得以坐稳广东巡抚的位置。

尽管如此,孙士毅在广东的权势也并不如舒常。

现在舒常调任,孙士毅出乎意料的顶上来署理两广总督,虽然只是暂时的,但好歹也是总督,有些权力还是拥有的。

所以原先跟随在舒常身边办事的总督府官吏不是很愿意隐瞒,在孙士毅的恐吓之下,知道其中原委的某些官吏就把事情和盘托出了。

孙士毅这才知道自己被舒常打压到了什么地步。

事已至此,舒常是脱身离开了,可孙士毅还留在两广总督任上,这要是在他的任期内出了什么事情,他也是脱不开关系。

关于兰芳,他几乎是完全不了解,因为素来清廉不治产业,他也和商人们没什么关系,由此造成他的讯息获取渠道相当有限,不知道下面官员的龌龊事情。

等这一次署理总督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兰芳已经成为了南洋的走私核心,不单单是十三行的商人与民间的商人,甚至广东相当一部分官员都在其中有些利益牵扯。

兰芳因为没有正当贸易渠道,就通过走私的方式把南洋的香料送到广东、福建等地,和当地的不法商贩联合起来做生意赚钱。

而香料这种东西显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那消费群体是些什么人,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

孙士毅为此相当恼火。

他一方面派人去打探所有关于兰芳的消息,还打算派人去一次兰芳观察一下具体情况,然后再给弘历上一道奏折讲明白其中原委,准备狠狠的参奏舒常一本。

这种大事情发生,你居然不让我知道!

就算你是满臣旗人,还是上三旗的,那你未免也太欺负人了!

没这么欺负人的!

孙士毅非常生气,本想兴师问罪,打算先去找穆腾额的麻烦,但是刚迈开脚步,很快又收了回来,细细的想了想,他压抑住了自己的怒火,觉得事情也不能这样做。

兰芳这件事情舒常的确是有所隐瞒,在传递消息的事情上也有失职的地方,但是这个事情吧,很有些说头。

你要是说兰芳蓄意冒犯大清,造成了实际伤害,那么作为最早的责任人,舒常肯定跑不掉,穆腾额也要付出代价。

可问题在于,安南国都覆灭了大半年了,南疆一片平稳,兰芳甚至还很讲信誉的和大家继续做生意,这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像是有问题的样子……

这种情况下,他所能参奏舒常的点也就在于舒常隐瞒消息不让自己知道,并且多行打压,可这个事情在弘历眼里算是个事情吗?

舒常是正白旗出身,穆腾额是镶黄旗出身,两人都是满洲上三旗出身的人,根深蒂固,背景深厚,和自己这个进士出身的汉臣实在是有太大的区别了。

弘历真的会处置这两人给自己出气吗?

孙士毅觉得难度很大。

真要让弘历对上三旗的满臣下杀手,除非他们犯下了欺君之罪。

可根据总督府官吏的说法,舒常虽然迟了一些,但已经把消息送回京师给弘历知道了,而且他本人也正在京师做官。

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一个汉臣突然攻击两个上三旗的满臣,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虽然恼火、憋屈,但是孙士毅敏锐的政治嗅觉还是让他做出了息事宁人的决定。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必须要讲明白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和之后大半年,我都是什么也不知道的状态,这个事情与我无关,我必须要撇清楚全部的关系。

而且要立刻撇清楚关系。

这样万一有什么问题以至于舒常想让自己背锅,那提前表明立场的情况下,自己也有回旋的余地,在弘历那边也有的说。

这样一想,孙士毅决定写一份奏折递给弘历,跟他讲明白兰芳的事情,顺便讲一下自己这大半年来都毫不知情的事实,软趴趴的卖个惨,给弘历打个预防针。

这样,这口锅,自己大概率是不用背的。

作为宦海沉浮多年的高段位选手,在背锅与甩锅这种事情上,孙士毅还是非常懂的。

至于这个兰芳……

作为守土的官员,孙士毅觉得职责在身,还是要多加了解。

于是他决定安排镇南关方面派人侦察一下周边的情况,再确认一下这个兰芳有没有什么歹意,这个忽然间灭掉了安南国的奇葩小国万一不安分,南疆的安全可就不好说了。

其他的事情,他就暂时忍气吞声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但是正如和珅所判断的,弘历现在是真的没有多少心思能顾及到兰芳这边。

他主要的精力都在林爽文之乱上,每天仅有的一个两个时辰脑子清醒精力充沛的时间都用在处理军务上,晨时一过,整个人就半梦半醒、精力不济了。

属于在那儿坐着都能打瞌睡的状态。

虽然如此,他的睡眠质量却极差,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都能醒过来,甚至一度还有失眠的毛病,日子过得很不舒坦。

不过这些日子他的心情倒是好了一些。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zhuike.net readw.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