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女生书库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笔趣阁 >历史 >兰芳御炎小说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大清声威远播,万国来朝

最终,舒常还是决定暂时不把这个事情上报。

他决定先当作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的样子,派人去北越之地搞清楚具体的状况,慢悠悠走一趟流程,拖延足够的时间,直到自己的调任文书抵达。

那个时候,他就可以逃出这苦海了。

之后打仗也好不打仗也罢,就都和他没有关系了。

只要没关系,不在任上,那就可以推卸责任,抛开一切事实不谈,最后的倒霉蛋肯定是他那个倒霉的继任者,而不会是他。

回到京城,他就有足够的空间辗转腾挪,到处拉关系走动,给自己保一個光明前途了。

一念至此,舒常咬咬牙,下定决心,然后找来亲信幕僚,让他打着自己的旗号去一趟升龙府,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最好也能打探一下兰芳国的虚实,搞清楚兰芳国究竟为什么要攻灭安南国,以及对大清是否有敌意之类的。

最好,能促成对方向大清臣服,这样一来,无非就是换一个藩属国来朝贡罢了,之前他所担心的一切都会成为好解决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弘历的心里会怎么想就是了。

怀着一点点的担忧,舒常等待着南北两方面的具体消息。

就在这林爽文之乱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舒常却仿佛置身世外一般,完全不在乎这场战争会给大清和他自己带来些什么变化。

舒常的亲信幕僚林万怡很快从广州港口出发,乘船向北越之地进发,抵达港口之后,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要求和兰芳的地方负责人见面,进而与兰芳的最高领导人赵学宁会面。

大清使者来了!

此时此刻,北越之地基本上属于军管范畴,具体的行政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一切都是朝着战时标配建设的。

此时距离赵学宁消灭郑氏政权和后黎氏王朝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他把战火的痕迹抹掉,并且迅速展开对北越之民的组织。

因为这场战争的过程很快,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兰芳军队的突袭部队就把升龙府拿下了,重炮轰开城池之后,大军入城,把没来得及逃走的郑氏一族与后黎氏王朝的王族一网打尽,整个王朝的高官显贵们也被一网打尽。

郑氏之主郑楷以及徒有其名而没有实权的后黎氏王朝当代国王一起被俘获,郑楷一度想要自杀,但是没成功,就被生擒了。

颜维星作为这场突袭作战的指挥官,再次立下大功,为兰芳军队快速终结郑氏政权的抵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这群人就被快速带离了北越之地,向铜州进发,他们将在铜州接受一些甄别和安排,后半辈子基本上就是在铜州开矿度日了。

赵学宁的确和后黎氏王朝以及郑氏政权没什么矛盾,对他们也谈不上深仇大恨,但是既然成为失败者,那就要接受被安排的结局。

无论男女老幼,这群老爷们都会在最危险的矿区度过他们剩下的时间,为兰芳共和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没办法,赵学宁就是这样的爱护劳动力。

而剩下的各地区则被赵学宁分兵拿下、驻守,宣布当地进入宵禁和军管状态,将当地的官僚全部集中看管,然后把准备好的兰芳本地行政官员派了过去,按照战时模式建立基础管制。

升龙府覆亡之后,地方官府进行抵抗的人数不多,其中谅山地区的抵抗还算比较激烈,但是也顺利被兰芳军队全歼了。

因为谅山地区距离镇南关比较近,所以赵学宁吩咐颜维星干仗的时候要快准狠,要在清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拿下谅山地区,尽量不要引起清军的反应。

颜维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在谅山地区打了一场漂亮的突袭战,基本全歼了谅山地区的安南军队,但是很倒霉的是,还是有一群从升龙府王宫里逃出来的宫人躲过了兰芳军队的追击,窜入了大山之中,应该是逃入了清帝国境内。

对此,赵学宁倒也没有太担心,他觉得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很难规避的,既然发生了,那就接受,反正早晚都是要和带清干仗的,早一点晚一点,他都有预案。

但是出乎赵学宁意料的是,清帝国方面完全没有相关的消息传播出来,他安排在两广和福建之地的情报人员直到九月初都没有听到相关消息。

一直到九月中旬,赵学宁才确定安南国覆灭的消息在广州有了传闻,是传闻,还不是官方消息,官方似乎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

然后到十月下旬,快要十一月了,赵学宁都快要把北越之地的战时体制给建立起来投入运转了,带清使者才姗姗来迟。

来的还不是王朝使者,而是两广总督的使者,前来询问兰芳国到底为什么要攻灭安南国,难道不知道安南国是大清藩属国吗?

林万怡见到赵学宁的时候还有些意外,因为赵学宁看上去很年轻,不像是个很大岁数的人,一头短发,没有剃发留辫子,穿的衣服也不是长袍马褂,奇奇怪怪的,看着倒是还不错。

汉人,不剃发,你小子胆挺肥啊。

也就是不在大清国内,这要是在大清国内,林万怡敢保证赵学宁活不过三天。

出乎林万怡的意料,赵学宁对他的到来既没有表现得很骄矜,也没有表现的很不友好,而是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

赵学宁亲自迎接林万怡,对他笑脸相待,请他吃大餐喝好酒送大礼,说希望他能在两广总督大人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

总体的意思就是,兰芳攻灭西山国,是因为西山国杀了兰芳的人,是要复仇,而攻灭安南国,也是同一个原因。

之前安南国的军队曾经和兰芳军队打过仗,杀死过兰芳士兵,两国绝不是没有仇怨,是有仇怨的,且战争发起之前,安南**队屡屡在边境挑衅,还导致两个兰芳士兵失踪。

赵学宁想要查清楚情况,安南**队却蛮横不讲理,拒绝他们的调查,还向他们开枪,赵学宁忍无可忍,遂发起攻击。

结果一不小心就把安南国给灭了。

这实在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本意只是想要找安南国王为自己和部下讨个说法,谁知道安南国那么废物,居然一推就倒,所以眼下这个局面,兰芳也相当的意外。

“如此说来,你们兰芳并没有想要攻灭安南国?”

“当然没有啊,虽然有过一些仇怨,但是战场上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学宁苦笑道:“完全是他们太不讲道理,还主动开枪攻击我军士兵,这要是不还击,岂不是窝囊到家了?谁知道他们还真就是纸老虎,一戳就破,完全不是对手。

就这点实力也敢主动挑衅我军,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之前到了升龙府的时候,我想了一天一夜都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主动挑衅。”

那这话不假,他确实想不明白,因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郑氏哪敢挑衅他?

只是现在郑氏和黎氏都被一网打尽了,都被送到铜州去了,回不来了,所以该怎么说,那就是赵学宁自己的事情,上下嘴皮子一碰,鬼话连篇。

“这……那安南国王呢?”

“自杀了。”

“自杀了?”

“嗯,我大军进攻的时候,他们举族自杀了,估计是不想受辱吧。”

赵学宁一脸的感慨道:“其实我真没有想过要他们的命,只是要一个解释,如果他们能给我足够的赔偿,我是一定会退兵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我总也要是顾及到大清的。”

“嗯……这倒也是……”

林万怡喝的有点多,似乎认同了赵学宁的这一说法。

反正这一次会面林万怡那是又吃又拿,吃不了的还兜着走,自己觉得自己是圆满的完成了使命任务,最后甚至还得到了赵学宁有意向大清臣服、换取藩属国名分的承诺。

于是等林万怡回到广州向舒常汇报这一情况的时候,舒常直接狂喜。

“他真的说愿意臣服大清,要称臣纳贡?”

“当然,真真的!”

“好!好!哈哈哈哈哈!我大清声威远播,万国来朝,皇上天威至此,国家之福啊!”

舒常心中的困惑一扫而空,对兰芳的猜疑直接消失。

出于对带清天朝上国的地位和强大的国力的绝对自信,他当即决定起草一份奏折给弘历,讲明白兰芳发生的事情。

并且他还决定为兰芳多做一些合理的解释,美化一下兰芳攻灭安南国的事实,把这件事情描述为为委屈的兰芳和卑劣无耻的安南国。

最后,再帮兰芳讲一下要申请成为藩属国的事情,事情若成,等于把南疆的问题一并解决掉,大家继续过和平安稳的日子,而不至于两面开战。

大功一件嘞!

怀着如此的畅想,舒常写完了洋洋洒洒的一份奏折,反复观看之后,满意的将这份奏折交给信使,让他送往京师,然后便喜滋滋的等着消息,等着自己能够平稳落地的好消息。

他现在特别佩服自己。

靠着无与伦比的战略腚力,他愣是把一般总督遇到了会被吓死的事情转变为了一件好事,搞不好以后的更进一步就要靠这次的功劳了。

他感觉自己的运气要更好一些,至少比闽浙总督常青那家伙要好一些,那家伙现在指不定怎么头疼呢!

还真别说,不单单是常青正在头疼,弘历也正在头疼呢。

去年的赈灾花掉了国库一千四百多万两银子,就算从各地商人腰包里掏出来几百万,但是对于大量受灾人群,这些银子还是紧巴巴的不太够用。

弘历自己也知道这些银子里肯定有一部分要落到贪官污吏手里,但是总归是那么多银子洒了出去,多少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不至于搞得饿殍遍野。

可他万万没想到,发生灾祸的地方没有出现民变,倒是一直没什么天灾的台岛出了民变。

胆大包天的林爽文还在建元称制,造反之心昭然若揭,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原先以为大军渡海攻台,一定可以轻松解决掉林爽文叛军,但是叛军不仅没有被解决掉,反而还反过来把清军给限制住了,清军被困在几个战略要地动弹不得,根本无法平定叛乱。

弘历多次下令要台岛南北两地的清军配合作战,不能各自为战,但是那些军官仿佛听不懂人话一样,就是办不到配合作战的事情,搞得弘历非常恼火。

常青是他比较看好的官员,以前也立下过不少功劳,但是此番行动实在是让弘历感到不满,遂下令让李侍尧出任闽浙总督,接替陷入台岛战场无法自拔的常青处理福建事务。

但同时,弘历也对常青怀有一丝希望,希望常青能展现一些能力出来。

他即位之后,力主多用满人,而不用汉臣,尤其在军事层面,就算是八旗汉军那些早已经和满洲人没什么区别的群体,他也没有过多的信任。

可以用做高官,但甚少让他们单独掌握军权,掌握军权主导战争的,一定要是八旗满洲的人。

早些年,随着弘历的锐意进取,八旗满洲里的确是出现了不少军事人才。

从康熙年间开始就逐渐衰落到难以征战获胜的八旗军队到了弘历手上,因为他的严厉要求,甚至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弘历执政六十余年,大小战役几乎全是八旗军做主力对战,弘历对八旗军队的要求和八旗人才的要求特别严厉,要求他们作战打头阵,撤退要勇于殿后,不能依靠绿营和土兵,一定要打出八旗军的威风之类的。

所以在此之前的三十余年里,八旗满洲壮丁们屡屡上战场作战,就算是高官显贵家的孩子也不能免俗,很多满洲高官的子弟都在乾隆年间的战场上战死,还挺勇敢。

但是这一次,常青的表现确实不太好,以至于弘历产生了更换主帅人选的想法,反正他手底下八旗满洲的军事人才比比皆是。

就在这个档口,弘历接到了来自两广总督舒常的一份奏折。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zhuike.net readw.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