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女生书库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笔趣阁 >其他 >没你就不行 >第 706 章 俗世浮华(40)一更

没你就不行 第 706 章 俗世浮华(40)一更

作者:林木儿分类:其他更新时间:2023-07-16 01:40:24来源:69书吧

69书吧 www.69shu.cc,最快更新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一个冬天,林雨桐其实并不忙。一般就是开着车,去基地和周围的大棚里转转看看,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引进来的小西红柿,挂果是一串串。想卖的好,那当然是整串的采摘更好,这样下来的果子,不仅是好看,保鲜的时间更久,还更节省人工,对产量的提升也有好处。要是一个个的摘,先摘熟的,但你怎么能保证每次摘的时候不碰到没熟的呢?碰掉了,减产是必然的。一个个的小心摘,工作量大多了。一串串的摘,用剪子剪下来,这多省事的。

可问题是,果子能一起成熟吗?难!哪怕是一串上的,都很难一起成熟。一般情况下,这一串的上面先红,等下面的红了,上面却熟过了,发软,不好运输。

林雨桐去转的时候,就发现农户配的那个乙烯利药剂,弄个小小的小喷壶,看着有些果子串上面发红了,那就给下面这些青果子喷一下这个药剂,这是催熟的。这种催熟一般是外面挂色了,太阳一照,第二天基本就红了,然后第三天凌晨起来采摘,赶在天亮就被商贩收购走了,装车发往各地。

可这样的果子洗一洗,药物残留祛除的没那么干净不说,果子的口感也不好了。看着红,可里面的瓤发硬,还酸。

要只是为了追求这个,还罢了。关键是有时候农户为了赶价,整体的喷洒。比如最近这价钱好,按照规律过段时间价格怕是要降了,那怎么办?赶紧的,看长的大小够了的,挨个喷一遍,立马就红了,然后赶着高价把果子卖了。

这是有损长期利益的!口感不好,这就是品质不成。品质不好,市场上一旦出现好的,他们种的这些就被市场淘汰了。

这不是人坏,故意的或是如何,这里面牵扯到利益。投资那么大,很多人都是借债才弄的大棚,要是不能回本,一家人吃什么。

林雨桐把这种的现象归结为技术支持不到位。

发现这个,她就打算,看看能不能解决。四爷安全培训了一周,得下基层了。第一站可能是钻井队,该给带的东西得收拾齐全吧。她一边念叨着,一边拾掇东西,这一去估计没个个把月是回不来的,“……安全第一,什么事别逞能,见见实物就得了,如今有机会接触各类的图纸,差别也没那么大。”

四爷:“……”咱俩涉及的领域从来不同,我从不制药上发表意见,那是因为我知道,外行说的话,在行家眼里嘛也不是。同理,看图纸没实物等同于没用处!只有把实物摸熟了,图纸放在眼前,脑子里才会有立体的东西。她叮嘱的这些,对半听就行。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从不反驳。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记住啥了?

“安全第一,实物远远的看看就得了。”

对!

桐桐满意,四爷也表示满意。一个摆手,一个拎着包上车,走人。

把人送走了,她才上楼,中户的廖大姐就开了门,“听见你们下去了,是小金要下去实习了?”说着话,人去不出来,只拎着个塑料袋递过来,“给你点香蕉。”

哎哟!这么多呢,我一个人可吃不了。

“别客气,拿去研究所找同学一起吃也行!前头那楼老方的儿子是做水果批发的,我批发了两箱子,本来说给我娘家送去。谁知道我嫂子跟我哥体检了,说是血糖都高,大夫不叫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你说我放着这么些吃到猴年马月去!家里就我跟孩子俩,我们家那口子也是一月回来那么两三天。”

不要都不行!林雨桐接了,邻里之间是这样的。上次马向南弄来的海鲜,她也给廖大姐了,还给对门夫妻,可那两口子都忙,都在下面油田工作,常不常的就不在家。这一层,就剩她跟廖大姐,还有廖大姐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

香蕉拎回家,那么大两大把呢,就是有点青。她顺手扔了个苹果去袋子里,然后把袋子绑结实,这么着过两天就能吃了。

拎着放边上了,林雨桐的手顿住了。

药物能催熟,但是苹果这样的水果散发出来的味道也是含有乙烯类物质,也是在催熟。把苹果放在未成熟水果里,能催熟,这其实是一个类自然成熟的过程,里外都能成熟。一般的生活里,是不是也不能把苹果和蔬菜一起混放,这么混放的话,蔬菜更容易腐烂。

如果能从植物中提取纯自然的这种气味性物质,在水果采摘装箱之后,放一片这样的东西进去,等水果运到地方了,也基本成熟了。吃的时候不影响口感,无药物残留,最大的保证果子的品质。

想到这里,她一刻都没停,直接去找老师。

肖宝怡一点都不惊讶她会有这样的想法,“你想过,别人也想过,但为什么没成呢?因为实验没成功。之前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十多年的时间,得到的结果是那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林雨桐摇头,“现代实验的那一套搞不出来,用纯中药制剂的法子呢?”

什么?

“古人也一样要灭苍蝇灭蚊子的呀,他们拿什么灭的?人家不灭虫吗?灭呀!以各种的药材泡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若是对药物以进行提取,作用会更明显。要是对棉花这样的作物,其实这是有用的。因为这样的药是属于植物残留,棉花经过各种工序,早把这些残留清除了,接触不到人身上。水果蔬菜类,这样的药物就要分阶段了,比如在果树开花和开花之前,这种药物是可以使用的。挂果之后,在不能确保这类药物残留不能自然分解之前,理论上是不敢用了。”其实这种东西,理论上便是被误食了,害处也是微乎其微。但那再是植物残留,可到底是药物。中药也是药呀,对吧!不能不考虑这个情况。

但若是单一气味无危害的催熟果子,她觉得能尝试。

这个……肖宝怡指导不了,“你这个方向……是农药的方向呀!”她沉吟了一瞬,“这样,你想弄,就先试着弄去!使用实验室这个可以,但是多余的经费我给不了你。好在中药不贵,你先试试,看有门没?要是有门,我再给你推荐个老师,叫他辅导看看。”行!别觉得我不务正业就行。

这可把陆海洋看的眼热,这都可以吗?我研究生都读第五年了,感觉找什么方向都是折。一头撞过去,死翘翘!两人跑齐林家的大棚,大棚这边隔出个单间来,平时齐林住里面。这种大棚晚上是要给‘盖’被子的,那种特制的被子覆盖在大棚上,用机械工具辅助,太阳出来了,能自动把被子卷起来。太阳下去了,被子又放下,如此,保温效果就比较好。夜里在大棚里住,虽不说多暖和吧,但以现在这天气,比住家里舒服。不过是起风了之后,好家伙,这声音听着玄乎而已。

林雨桐是要观察使用乙烯利这样的药剂果子被催熟的整个过程,白天几乎就耗在里面。

干着活,不妨碍林雨桐跟这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陆海洋就说他这几年折腾的事,“第一次,我弄那个富砷西瓜。往北走,那块的小山头,虽然有不少细碎的小石子,但是人家在上面种的西瓜是真好吃,特别甜。我去取样,回来发现土样特别,人家那西瓜就是好吃。我就寻思,这可是宝地呀,那这一片要是推广种西瓜,哪怕产量不好,瓜的个头不大,但口感好呀!结果呢?只那个山头能种,高处石头风化成粉末,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年,才有了那么点用处。可山下,不成!大块的石头,石头便是含有这种物质,可不适合种植呀!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方向好……我折腾了三年,结果人家别的地方研究出富砷的肥料了!”

三年时间,浪费了!可真的不死心呀,想换个方向吧,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齐林坐在边上,看着给风吹的一鼓一鼓的大棚,就道,“你们知道,我最想干嘛吗?”不等两人说话,他就道,“我想在这里种出粮食。”说着就笑,“种粮国家还给补贴,可饶是如此,还是没人种粮食,因为不卖钱。我最初回来的时候,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说,想在戈壁里种出粮食,村里的人都笑我,说是那江南那平原上,多少地荒着没人种,你却折腾的跑到戈壁来种粮食来了,说这是吃饱了撑的。我跟他们讲不通这个道理,好似也没人能明白,这里种出粮食的意义。大棚里种菜种果子,没有季节影响,不受地域影响……但我总觉得,这是空中的楼阁。要不是考虑到当地百姓的收入,这些项目在别的地方发展的会更好!像是大立体种植,一亩地能种出三亩地的量来……而今的这些,其实都不是戈壁的特色。可什么样的,才是大漠的特色呢?我又说不上来。感觉永远都在做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林雨桐的手一顿,看他,“我也想在这里种出粮食。”

齐林一下子看过来,“能吗?”

林雨桐就道,“……古书上有记载,说是荒漠里产过一种小麦,亩产只有个五六十斤,麦穗极短,植株的高度也就一尺上下……那时候的产量五六十斤,而今,人工干预的话,亩产能达到一百二十斤道一百五十斤差不多吧!在中原地区,小麦的产量一年在一千斤到一千二百斤,可是说若是提产了,这边的亩产也只是人家的十分之一。从产量上来算,就觉得费大劲种这玩意没价值。可我觉得吧,有些东西,它有弊就有利,对吧?它产量不高,但耐旱、耐寒、耐盐碱。耐了这些了,那就可以想象,它的颗粒一定不饱满!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说,他的出粉率就不高。肯定是早被淘汰的品种了!这些年,咱们一直在追求产量,把其他的东西都丢了。可这种品种不是没优点的,这样的生长环境里长出来的小麦,出的面粉是高筋粉和特高筋粉的可能比较大!明儿你们去超市看看,好的高筋面粉,几乎都是进口的,或者直接标明,他们用的是进口麦源。所以我就觉得,如果能找到种子,可以小规模的试种,看猜测对不对。如果是对的,那才能说下一步,怎么在保证特质的情况下去优化。”

对!这就是个猜测靠谱不靠谱,鬼知道?!只有找到了且种出来才敢下定义呀。可干这一行就是这样的,许是找种子得一年,而后种出来又得一年,种了就直接种成了是运道,种不出来,还得再折腾。另外,还得对比看看,看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种出来的产量高,在哪种环境里种出来的品质高。这又牵扯到植株矮这个收割问题,大的机械收割不了这种矮植株的麦子。小范围试种得用镰刀去割才行。

林雨桐就那么一说,她还准备着手呢。但那俩人眼睛亮了,“干呀!怕什么?”

这俩二货,她看陆海洋,“你研究生不打算毕业了?”

陆海洋泄气,找不到方向呀。

齐林看他像是看白痴,“你找的方向太远了,当然不成了!我告诉你个方向,你找戈壁原住民进行培植呀,这里也不是没有野菜,对吧?你找人工没培植的,种出一片出来,别管价值大不大,做成了就行。”

林雨桐就笑,这不知道这陆海洋家是个啥情况,真就这么耗着。她看了一下时间,不早了。她给四爷打电话,结果无法接通。

四爷也拿着手机,举的高高的,可一格信号都没有,偶尔闪过一格信号,转眼又没了。完了,无法通话。

站在戈壁上,放眼望去,磕头机一点一点的,都不停的点着头,风卷着沙刮过脸,生疼生疼的。

钻井队的队长喊他:“……别在外面杵着了,赶紧进来。”

钻井队住的是野营房,就是那种往卡车上一放,就能拉走的铁皮房子。铁皮房子年久失修,铁皮生锈严重,一碰就往下掉锈片,这个保温性能真不成。但里面一般是按照宾馆的样子,四人间、双人间、单人间,实习嘛,就是四人间住着,就不错了。

想过会艰苦,但真的出来了,才知道有多艰苦。

跟他一起来实习的,是一B大的,这家伙是项目部的,叫卫国,瘦弱斯文,这会子瘫在床上动弹不了了。今儿干嘛了?就是组装了个设备。

第二天还得继续,在外面干活的都是专业技能强的师傅,这些人干活脾气不好,尤其不爱用生手。那边师傅喊着,“卫国,开口扳手,十四——”

嘛玩意?

卫国在工具堆里翻腾,找不出来。四爷扒拉了一下,点了点标示性的地方,叫他跟梅花扳手做对比,而后点了一个特别小的字,在不起眼的位置,上面又阿拉伯数字。这些工具的保养都是专业级别的,干干净净,没有污糟遮挡住那些字,注意看能分辨。

卫涛利索的过去了,还少不了被师傅絮叨,“干什么呢?这么慢!”

四爷选了趁手的工具,去一边了。跟柴油机房的师傅,修柴油机呢!这玩意要是坏了,钻井队就得停摆,而判断柴油机的故障……四爷是真懂!听就能听出来哪里大致有问题了,因此他今儿耗在这里修柴油机了。

比去安装设备还是能轻松不少。在外面干活就是这样,你要是有特长,那走哪大家都欢迎。反之,人家不自觉的就嫌弃你拖累。

这边四爷正给师傅递工具呢,那边卫涛又挨骂,“你倒是抓紧呀!这点力气都没有,这一锤子下去一个不好就要了刘师傅一只手!”

四爷看过去,就皱眉。这玩意其实需要一个带着弧度的专业撬棍。而今他们是将两种工具组合在用,考验师傅们的技术,可同样带来了危险。其实这个很容易,有相关的参数,只要制作一个匹配的工具就可以了!专业的工具能省去人力,还能减少危险。

他把这事放在心上,人家吃饭的时候,他去瞧设备了。队长又喊:“休息吧!要不然精力跟不上,一个走神都容易出事故。”

四爷应着,在营地周围转了几圈,这才回去。

卫涛还问说,“干嘛呢?老在外面转。”

四爷手里攥着的是石头,给桐桐捡的。戈壁上的许多奇奇怪怪颜色各异的石头,他给装进矿泉水瓶子里,这是要带回去的。

老师傅就笑,“看着好看,不是玉石。”

玉石反倒是不稀罕了,桐桐见的玉石多了,不过自己捡的石头,桐桐该是没见过的吧。

第二天送给养的车来了,正好是卖房给自家的张师傅。四爷把瓶子给张师傅,“帮我捎回去。”

就这?交给吴桐?

对!

张师傅往驾驶座上一扔,“成!给你捎回去。”

然后桐桐就收到半瓶子各种的石头,还得麻烦张师傅的爱人给送来,林雨桐不好意思,给人家拿了一把子香蕉。回来就把瓶子里的石头倒出来,扒拉了一遍——这就是戈壁上随处可见的石头。

泡到水里洗了洗,也没发现奇异之处。捞出来用纸巾擦干,趴在桌上一个一个的数,数完了,大大小小的,总共三十个。

“三十……”说着,就把桌上的小花瓶拉过来,准备放花瓶里,结果抓了几个要放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了:

530——我想你。

30——想你!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_溜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错误举报